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银杉,是我国特有珍稀植物,仅存于贵州、重庆、湖南、广西,因数量稀少,被称为“植物界的大熊猫”。
“我们花了23年时间,通过科学干预,突破繁殖难关,人工繁殖的银杉近期开花挂果。”从事银杉保护工作30多年的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冯育才对记者说。
通过对银杉培育后在保护区进行近地保护,第一批野外培育回归的银杉已经在近期结实。经过科学人工干预,银杉开花挂果的年限从50多年缩短到20多年。
(相关资料图)
在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人工培育野外回归的银杉已开花。(2023年5月19日 冯育才摄)
贵州大学林学院教授安明态说,人工繁殖的银杉开花结果,对于银杉保护工作意义重大。银杉的濒危状况得到了很大的缓解,研究人员在研发濒危野生植物种群扩繁技术、推动野外回归示范等科研工作上积累了经验。
据最近统计,受干旱、凝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,野生银杉已不足3000株,多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陡峭山脊悬崖边缘。
根据贵州大学和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22年最新的联合调查结果,贵州省野生分布银杉有900余株,分散成20余个“孤岛化”居群。
“去年贵州旱灾,很多林区树木陆续干死,银杉也受到一定影响。”安明态说。近年来受到干旱、冰雪凝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,银杉原生种群的数量越来越少,生存状况令人担忧。
这是科研工作者拍摄到正在结果的野生银杉。(2023年5月19日 徐建摄)
银杉天然更新十分困难。幼苗生长极慢,且十分弱小,加上优势的常绿植物对光照的竞争,以及林下枯枝落叶较厚,一年生苗高仅3-4厘米,甚至四年生、五年生、六年生的苗高也不足10厘米。
“我们只要一发现银杉居群下面萌发一株幼苗,就会立即采取保护措施,用树枝给银杉幼苗增加临时护栏,防止人和动物践踏。”冯育才说,在日常工作中,如遇到有受损或病虫害的野生银杉个体,工作人员会对其采取清除竞争植物、建生物围栏、实施病虫害防治等人工救护措施。
这是科研工作者拍摄到野生银杉3年苗。(2023年5月19日 徐建摄)
濒危珍稀植物获得新生的背后,是科研人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不懈努力。
经过20多年的不断培育试验,研究人员对部分银杉苗开展了野外回归试验,人工培育银杉苗木野外成活达4000余株。贵州持续加大银杉专项研究和保护的力度,大沙河保护区与贵州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“大沙河保护区银杉研究中心”。通过合作研究,分别于2022年、2023年分批就银杉原生分布点实施银杉野外回归“增强计划”,并建立起银杉保育和长效跟踪监测机制。
科研工作者正在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银杉考察。(2023年5月19日 徐建摄)
冯育才介绍,下一步,将继续加强保护区银杉等濒危植物保护机制、生境需求、人工培育、种群复壮、生境修复和野外回归等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抢救性保护,维护保护区生物物种多样性。
记者李黔渝
责任编辑:黄璐
下一篇:最后一页
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,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,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,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,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
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,但凡事都有例外,最近,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,被送外号人脸猴,其独特的长相令
中原区民政局提醒:尽量避免扎堆,只要感情好,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,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。为满足准新人们
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,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。记者今日从省、市文旅部门获悉,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,
浊波浩浩东倾,今来古往无终极。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,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,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。如果从高空中俯瞰,
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,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、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,正式面向公众开放。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
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?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?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,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,新浪河
5月18日0—24时,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6例(轻型),其中延边州3例,白山市3例(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);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
2022年5月18日0—24时,天津市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(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)。新增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。